
2025年4月23日,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,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青年干警开展“如阅而至,服务为民”读书分享活动。旨在通过分享阅读成果,营造浓厚文化氛围,激发干警阅读热情,共同构建书香法院。
墨香染就青春色,共读铺就未来路!为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,持续打造“书香法院”,组织干警推荐好书、分享读书心得。读书分享会由该院案件管理局赵毓森主持。

读书分享环节,10名干警们从各自的阅读经历出发,讲述与书籍相遇的故事,分享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,畅谈书籍中的智慧与启迪,讨论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。内容丰富多彩、引人入胜,一起来看看吧。

李燕《毛泽东诗词》
重温毛泽东诗词,发现其创作贯穿毛泽东革命生涯始终,从"孩儿立志出乡关"的少年意气到"敢教日月换新天"的壮年豪情,再到"乱云飞渡仍从容"的晚年境界,这些诗词构成了理解毛主席的一把独特钥匙。在政治符号与历史评价之外,毛泽东首先是一个具有惊人诗才与深邃精神世界的个体,他的诗词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见革命者心灵世界的隐秘窗口。毛泽东诗词的魅力,在于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也是思想的火炬。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,他的宏大视野、辩证思维和超越个人局限的精神,仍能给我们深刻启示——真正的共产党人,必须胸怀天下、洞察历史、把握规律,方能在复杂世界中开辟前路。

任众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
踽踽走近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,在梁家河村史馆与知青窑前,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,在至今仍然发挥效用的淤地坝前,在赵家河的知青林前……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挺膺担当留下足迹的处处,我们都可以倾听到总书记与人民同甘共苦、水乳交融的历练故事。

杜建巍《青年近卫军》
该小说生动地展现了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,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作者法捷耶夫在卫国战争期间以《真理报》的军事记者多次奔赴前线,1943年,他接到苏联共青团的任务要创作一些反映共青团地下斗争的小说,于是他经过了大量的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,于1945年完成了小说《青年近卫军》。

郭亚丽《群山之巅》
这本书围绕3个家族展开,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秘密和挣扎,独立又充满联系。作者将小镇上的故事娓娓道来,展现出一幅有血有肉的群像式画卷,每一个小人物都被注入了生命,顺势变得巍峨起来,再渺小再卑微的生命也能承载历史的厚重。民族乡的隔绝是根深蒂固的,社会发展是不可阻挡的,现代进步的力量撞击着古老文明的内核,每个人都会对这个静谧无声的小镇心生怜悯。

崔丽婷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
这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,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。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,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。在这里,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、狡黠的民间智慧、肮脏的胥吏手段、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,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,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。

陈梦飞《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》
如果经济危机是一场扑朔迷离的“大案”,这本书就是一部抽丝剥茧的“判决”。它以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为“双案卷宗”,从金融监管、国际格局到微观决策,用六维视角对比剖析危机背后的“共性密码”与时代病灶。百年变局下,这本书像一面镜子,照见危机,也照见我们的破局之路。

李宇涛《置身事内》
这本书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,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,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。同时,作者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,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。

薛晓燕《唐宋词十七讲》
穿越朝代的更迭、岁月的变迁,仍然能够以真心触动真心、由感怀激起感怀的,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、是老夫聊发少年狂、是不思量自难忘,也是君臣一梦今古空名,是欲将心事付瑶琴,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。让我们跟随叶嘉莹先生,一起走进唐五代两宋词的故事。

马宇宁《诗人十四个》
黄晓丹这本书围绕七个“春天”意象展开,以诗词赏析为主,加入作者的生活体验以及现代心理学分析。读此书如同与千百年前的诗人相约踏青,在春风浮动、春兰幽香、春山可望、春云不散的日子里一同踏青,谈生命,谈友情、谈孤独、谈别离……

姜燕《走到人生边上》
这本书对于神、灵魂、个性、本性、灵性、良心、肉身……都有一个很直面的剖析。并且,当“灵魂与肉体发生斗争时”“良心与行为生矛盾时”“人命与天命产生抗衡时”一个很好的解答。
《走到人生边上》值得大家一看。到了杨绛先生这个年龄,说的话都是“大智慧”,真的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有所鉴。那种“刚毅”“顽强”“幸福”“追求”“自由”“修炼”,用杨绛无生的话叫”向上之气”。
活动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落下帷幕,大家纷纷表示,今后会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、一种工作责任、一种精神追求,使读书成为习惯、融入生活,在阅读中培养道德、增长智慧、汲取能量。
此次读书分享会展示了长治中院干警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,为建设书香法院营造了浓厚氛围。长治中院将以此为契机,以书香涵养“自强不息”的进取精神,在阅读中提升履职本领,将文化底蕴转化为司法智慧。通过激发各类人才蕴藏的创作能量,共同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,为法院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(李彤 赵霞 郭亚丽)
【责任编辑 陈畅】